找到相关内容311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(2)

    与“寿夭说”略加驳斥。 张商英与过去的护法论者都认为,自韩愈以来,排佛者皆不知佛。是以在列举欧阳修之“谬论”以前,他首先指出一般儒者不知佛而急于排佛之通病,而说 今之学孔子者,未读百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1445995.html
  •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(1)

    令人趋 向三趣(地狱、畜牲、饿鬼三恶道),此为世人之通病也。 本句乃承袭《老子》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 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”(十二章)之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846286.html
  •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(2)

      (三)复李少垣书   ◎色欲一事,乃举世人之通病。不特中下之人,被色所迷。即上根之人,若不战兢自持,乾惕在念,则亦难免不被所迷。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,固足为圣为贤。只由打不破此关,反为下愚不肖,兼复永堕恶道者,盖难胜数。楞严经云: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学道之人,本为出离生死。苟不痛除此病,则生死断难出离。即念佛法门,虽则带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546380.html
  • 僧史家惠洪与其“禅教合一”观(上)

    ,恐系道宣之书之通病。至于赞宁之“识暗”,主要在其不识永明延寿及岩头全豁而分别列于及之中(注三九)。对于赞宁,惠洪除了不满其“识暗”之外,又恶其重讲而轻禅。他曾批评道:  予初游吴, 续赞宁宋僧史,怪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148099.html
  • 编修年普要实事求是一评林子青《弘一大师新谱》(1)

    侵损,师持戒之构严类此”。[46](二)言过其实,拔高谱主:这是极“左”路线思想影响下的产物,长期以来困扰著大陆学术界,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大通病。即要么全盘肯定,要么全盘否定,二者必居其一。俗称“...

    秦 启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048142.html
  • 郑石岩著:禅语空人心(3)

    过分的贪求,弄得饮食无味,坐立不安,失眠与焦虑。这些现象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,都是失去平常心所致呀!   从前有一个叫陈道婆的,他有鉴于那些打柴的憔夫,每天为三餐辛苦,一心一意砍柴和卖柴,而忽略了生活的...

    郑石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548221.html
  • 证严法师心莲(2)

    盔甲。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」虽为往古之明训,但防御过当,让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冰霜之下,的确已成为工商社会之通病。  不过在这块庞然冰霜之下,仍有熠熠爱心,只是被社会现实封锁住,无法释放出来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248325.html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七)

    的?关于这个问题,所有支持人死永灭论观点的人,几乎都没有考虑过,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无因论者,自然不去追究出现原因是什么。范缜在这里犯下如同其他坚持人死永灭论者一样的错误。这是他们这类人的通病。  关于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2349941.html
  •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(4)

    文化……引生于个人”,从而消除二者“一元主权”的通病。  需要指出的是,太虚虽对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提出了批评,但并没有因此否定其价值。他认为个人主义“造成近代灿烂的文化”,而社会主义“有造成将来文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1050173.html
  • 灵尘化境(3)

    不苦涩,要气足而不怒张。苦涩可说是无可贾岛等人的通病;怒张,韩愈、刘叉等人的作品犯的不少。如无可的《金州别姚合》第二联“言之离别易,允矣道途难”,即无境界,完全为了做对子,把“言之”与“允矣”生硬结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950545.html